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· 青龙山论坛 活动预告

作者:发布时间:2019-04-11浏览次数:

政法学院系列学术讲座--青龙山论坛

     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· 青龙山论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二零一九年第一期)

讲座题目:《规则为何不确定:案例与解释》

主 讲 人:张静 教授

讲座时间:2019年4月12日(周五)15:30

讲座地点:济南大学3教210

主讲人简介:

张静,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;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;国务院学位办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。199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哲学(社会学)博士;199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院弗里德曼研究所访问学者;1999-2000年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;2003-2004年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社会学系访问学者;2008年任德国洪堡大学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。张静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社会学、法律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变迁。其主要作品有《利益组织化单位》、《基层政权诸问题》、《法团主义》、《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》、《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》、《社会治理:理念、组织与方法》等,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、《社会学研究》等发表论文数十篇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· 青龙山论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二零一九年第二期)

讲座题目:《中国政治学问题意识的演变》

主 讲 人:景跃进  教授

讲座时间:2019年4月12日(周五)15:30

讲座地点:济南大学4教413

主讲人简介:

景跃进,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,兼政治学系副主任。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社会科学分会主席,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政治学课程首席教授、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专家咨询团成员、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、杭州市绩效考评专家等。先后访学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(1995年)、美国丹佛大学(2000年)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(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04-2005年)。研究兴趣和教学课程为政治学理论、中国政府与政治、基层治理。主要作品有《当代中国农村“两委关系”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》(2004年);《政治空间的转换: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》(2004年);《比较政治学导论》(合著,2008年);《政治学原理》(主编,2010年);《理解中国政治:关键词的方法》(主编,2012年);《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》(主编,2016)等。

   

     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· 青龙山论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二零一九年第三期)

讲座题目: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与前景》

主 讲 人:刘清才 教授

讲座时间:2019年4月13日(周六)15:00

讲座地点:济南大学3教210

主讲人简介:

刘清才,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学科带头人。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、俄罗斯政治与外交政策、中国外交与东北亚区域政治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。2011年马工程项目教育部重点教材《国际政治学》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之一。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主持了200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《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研究》;还先后完成了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人文社科2002-2003年重大项目《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研究》;教育部2001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《21世纪初俄罗斯外交政策研究》;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《21世纪初俄罗斯亚太政策研究》等课题

  

     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· 青龙山论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二零一九年第四期)

讲座题目:《家乡巨变: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研究》

主 讲 人:汤夺先  教授

讲座时间:2019年4月13日(周六)15:00

讲座地点:济南大学3教213

主讲人简介:

汤夺先,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安徽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。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人口学、残疾人社会工作等。现为国家民委首届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,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安徽省高校学科(专业)拔尖人才。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、中国人口学会理事、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、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、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。主持(含完成)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、国家民委研究课题、国家残联研究项目、中国博士后基金科研项目、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。已在《民族研究》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。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、安徽省社科联年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等奖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