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度“济南大学最美教师”个人事迹

作者:发布时间:2022-05-31浏览次数:

梁丽霞,女,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目前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、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基地(济南大学)主任、新时代社会治理与政策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坚守立德树人教育初心,从教17年来,担任班主任、学业导师和研究生导师,亲自授课、指导的学生2000余人。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“社会工作专业”负责人,承担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、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,主持省级教研项目2项,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教学奖项10余项。坚持科研教学一体化,积极开展科学研究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,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1项,出版专著2部,发表论文50余篇,获省部级等优秀科研成果奖10余项。荣获“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”称号,入选“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”。先后被聘为民政部养老服务专家、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、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。兼任山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、山东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社会学会理事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、中国人口学会理事等。她是“学者型”教师,以其对科研的不懈追求,为学生树立人生榜样;她是“朋友型”教师,和学生相互信任、彼此珍重,是学生一生的朋友;她是“母亲型”教师,对学生如同对孩子一样关心爱护,被学生亲切地称为“娘老师”。她提出“四每式”导学模式——每日阅读一篇文献、每周召开一次师门研讨会、每月组织一次研学拓展、每年进行一次社会调研,全面提升学生科研能力。她倡导“三循环”育人模式:学生自循环、学校内循环、社会外循环,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搭建平台。她对学生倾心以待,学生亦对她一片赤诚,师生之间形成双向奔赴的美好关系。


一片丹心映日月,满腔赤诚育新花

——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梁丽霞教授个人事迹

“一片丹心映日月,满腔赤诚育新花。”用这一诗句来描述政法学院梁丽霞教授的17年教学生涯,是最为贴切的表述。回顾梁丽霞老师过去17年的工作历程,她以满腔的热忱对待每一项教学工作,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指导每一位学生,以真挚的情感关爱温暖每一位学生。她坚持“科教一体、师生一体”,运用“3-4-3”型育人模式,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“双向奔赴”的师生关系。

一、做好“三合一”式教师,引领学生全面发展

在成为一名教师的初期,梁丽霞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做“学者型+朋友型”教师,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生们对她称呼的改变,她又给自己的定位增加了一项,做一个“学者型+朋友型+母亲型”三合一式教师,做好学生的引路人,引领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。

(1)“学者型”教师,一方面,她坚持“科教一体”,在教学的同时不放弃对科研的追求,她承担了20余项科研项目,包括2项国家社科项目,出版专2部著,发表论文50余篇,获各级奖项荣誉20余项,在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果;另一方面,她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,坚持科研成果进课堂、进教材、进学生,为学生提供更为前沿和广阔的学科知识,让学生们在学术方面获得更为丰富的滋养。“只有自己飞得更高,才能引领学生看得更远。”她秉持这样的理念,在学术方面不断追求卓越,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。

经过近20年的不懈奋斗,梁丽霞在省内以及国内社会学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。先后被聘为民政部养老服务专家、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、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等,兼任山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、山东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社会学会理事、中国人口学会理事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。

(2)“朋友型”教师,她和学生间的关系不仅是“师生关系”,更是“朋友关系”。她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对待,她会在闲暇时间和学生一起聊天、散步、唱歌;她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准备惊喜礼物;她会在学生生日之际给学生送上祝福;她会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学生及时的安慰……在学生眼里,她不仅是学识渊博的老师,也是一位可以倾吐衷肠的好友,喜怒哀乐、悲欢离合,各种情感情绪都可以和她分享交流,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一直与她保持着这种亲密的朋友关系。

2017年,她的一位研究生因求职需要报考了一个昂贵的语言培训班,花费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,还向很多同学借了钱,因生活拮据,一段时间内每天只吃清水煮面。她了解到这个情况后,马上给学生转了5000元钱。学生起初不好意思接受,她对学生说:“这个时候先不要把我当成老师,就当成是你朋友对你的支援吧。”她让学生将感动感恩转化为坚持拼搏的动力,最终成功助力学生完成了培训班的课程、找到了心仪的工作。

2020年,一位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想要继续攻读博士,在选择的过程中遇到困难,还是会想到她,向她倾吐困惑。她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,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,给学生分析利弊,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案,帮助学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同时,她还积极为学生联系导师,指导学生撰写计划书。在她的支持鼓励之下,学生最终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。

(3)“母亲型”教师,随着年龄的增长,和学生的年龄差也逐年增长,梁丽霞觉得自己对学生也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,给予学生关心、爱护。她会在学生考试前给学生做樱桃酱为学生充电,在学生考研前送零食大礼包为学生加油,她还经常请学生吃饭给学生改善生活,还会邀请学生到家中做客……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为“娘老师”或者“梁妈”,为有这样一位母亲型的老师而感动和骄傲。

2022年,学校因防疫需要进行封校管理,她和学生们只能通过视频会议进行交流,她很挂念学生们,时时关心询问学生们的生活。为了让学生们安心在校园里学习生活,为了让学生们在封校期间感受到关爱和温暖,她用了一上午的时间,给学生们包了100多个槐花肉馅的水饺,煮好后趁热送到学校。学生们满心欢喜,说吃出了“家的味道”。爱心水饺,传递的是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意。

她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,也和学生的家长一样,操心学生的工作和就业。一方面,她随时关注学生的就业状况,询问学生的求职进展;另一方面,她运用自己的资源和信息网络,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。她的师门还有一个延续多年的习惯,就是每年为研三的学生举行“模拟面试”。每次学生在拿到面试通知之后,她会让学生将面试单位的信息发到师门群里,然后和其他年级的学生组成面试小组,为毕业生进行模拟面试。面试结束之后,面试小组成员与毕业生一起进行复盘,对毕业生的表现进行点评,提出改进意见,根据需要还会再次进行重复模拟。“模拟面试是我们师门的‘保留节目’,是师门对我们即将毕业学生的最后一轮支持,我们都非常珍惜、也非常感恩。”学生们表示师门的模拟面试让他们增强了信心,大大提高了他们面试的成功率。

二、坚持“四每式”导学模式,提升学生科研能力

作为一位研究生导师,梁丽霞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,提出“四每式”导学模式,即——每天阅读一篇期刊文献,每周举行一次师门研讨会,每月进行一次师门游学拓展,每年组织一次社会调研。

(1)每日一文。她建有“在读学生群”微信群,在这个微信群里,每天晚上10点,学生们会在群内打卡,汇报当天阅读文献的情况,她进行检查和点评。“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”通过每日坚持不懈地学习,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以及文献阅读和写作的能力。

她不但要求学生每日阅读文献,她也和学生一样坚持每日一文。她在看到对学生有帮助的文献时,会及时转发给学生;她还帮助学生搜索文献,把下载的文献打包发给学生;看到学生可能会用到的书籍,她也会帮助学生买下来送给学生。

(2)每周一会。每个周末,她和学生们会举行一次师门研讨会,即使她因出差或其他事情不能参加,学生们也会在周末自己组织起来进行研讨。每周一次的师门研讨会,有时是学生进行读书或课题汇报,有时是老师针对学生选题或论文进行指导,有时是师生对学术问题或教育热点问题进行讨论。这种交流形式,一方面增强了师生间的凝聚力,一方面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。

(3)每月一游。她坚持每个学期带领学生进行3-4次的游学,即“每月一次师门游学”,走出校园、走出书斋,师生或者一起爬山,或者开展室外拓展活动,或者穿梭大街小巷感受民生。她认为,学生不能只会读书,还应亲近自然、深入社会。她告诉学生,游学是一个“亦游亦学、以游促学、知行合一”的过程。在师生外出游学的过程中,师生们在新的空间共同体验和学习,让学生们身临其境,见证文化、梳理感觉、体察真知。

(4)每年一调。“社会学是一门立足于实践调查的学科,学习社会学的学生除了理论学习,更需要探访实地、深入调查、观察并分析现象的内核。”这是她对学生的专业要求,她也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。从2015年开始,她坚持在每年寒暑假带领学生进行至少一次的社会调研。她和学生们组成调研团队,先后在济南县区以及济宁、菏泽、德州、泰安、聊城等地市进行实地调查,调研主题包括城乡居民生活状况、养老专题、城市公共服务专题等等。

在十几次的社会调查期间,她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调研方案、制定调研计划,一起面对调研遇到的困难、分享调研带来的快乐,她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调研,在调研中指导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真正做到“学以致用、用以促学、学用相长”。社会调查是一个试验田,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、实践行动能力。每年的社会调查是学生们最为期待的经历,学生们在调研感悟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是“成长”,这也是梁丽霞觉得虽然辛苦但仍然值得坚持的动力。

三、构建“三循环”育人体系,搭建学生成长平台

梁丽霞认为,“教书育人”四个字既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,同时也是最高要求,因为,要真正践行这四个字并非易事。“教书育人不是简单机械地与学生打交道,而是需要老师坚持持续的思考、探索和创新。”梁丽霞在十几年教书育人的过程中,相继探索出“多元一体化师生互动模式”“个性化导学模式”等教改模式,并建构了“三循环育人体系”,为学生全方位成长搭建平台。

(1)学生自循环。学生的成长、特别是高校学生的成长,既需要老师的指引,同时也需要发挥其自身能动性。梁丽霞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,尤为关注学生主体行动力和内生源动力,让高年级学生帮扶低年级学生、让学生自己组成赛事小组、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,通过师门研讨、师门游学、师门调研以及模拟面试等一系列活动,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和动力,实现学生自身“知识-实践-素质”能力的相互促进与循环。

(2)学校内循环。在发挥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同时,梁丽霞也强调导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+个性化的指导。一方面,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以及学院的资源和平台,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,如:“挑战杯竞赛”“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(SRT)”“青山杯社工大赛”“滋兰苑学术论坛”等等,她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平台训练自己,给予学生直接指导;另一方面,她通过自己多年的指导经验,运用个性化导学模式充分发挥作为导师的引导功能。双管齐下,实现学校内部“学校-导师-学生”的相互作用与循环。

(3)社会外循环。梁丽霞坚持育人的“开放式”模式,这个开放式最明显的一个体现就是将校内校外打通,打通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通道,为学生提供在社会环境中锻炼提升的机会。其一,她坚持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研,让学生深入城乡社区,了解社会现实;其二,她积极链接校外育人资源,与相关街道社区、社会组织、企业行业等建立联系,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平台。通过构建学校与社会共建共育的双向机制,实现“学校-学生-社会”的相互联系与循环。

四、双向奔赴:我心向明月,明月慰我心

回首过去17年教书育人的历程,从一个年轻的“姐姐型”教师,到如今华发初生的“妈妈型”教师,梁丽霞颇有感慨,她认为还有很多方面她做得不够,还有很多地方她可以做得更好,但是她自问无愧于心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、她对学生们的热爱。而支撑她始终坚守初心的,是她与学生之间“双向奔赴的爱与成长”。

“我对学生们倾心以待,而学生们对我也是一片赤诚。”梁丽霞每每回想起学生们对她的回馈、关爱与支持,总是心潮澎湃。

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,是梁丽霞感到最为骄傲和欣慰的,她认为这是给予她的最好的回馈。在“导师制”下,她指导的本科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考研成功,每年收到学生们被录取的消息,是她最快乐的时刻;学生们在工作中取得了新成绩、获奖了、升职了、加薪了,都会与她及时分享,她和学生一起欢欣鼓舞;学生们结婚了、生子了,也会第一时间向她报喜,她为学生送上祝福的同时,也为学生们新角色的获得而深感欣慰。

学生们给予她的关心和爱护,是梁丽霞感到最为温暖和贴心的,她觉得爱的相互作用是对她最大的嘉奖。学生们会在她生日的时候悄悄为她准备惊喜,在她加班的时候给她送去奶茶和点心,在她身体不适的时候给她买来药品,在她分身乏术的时候自觉帮助她处理师门内的事情,在她去外地出差的时候提醒她当地的温度,在她情绪低落的时候给她下载缓解压力的音乐……刚刚毕业的学生,在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,有的会开心地给她发一个红包,有的会给她寄来家乡的特产;毕业多年的学生,也还是会惦记着她,关注她的动态、关心她的身体。

师生之间相互信任、彼此珍重、双向奔赴,这就是师生情谊最美好的样子吧。

点点这里投票吧